擅长:应用自然界和人工的各种物理因子,如电、光、声、磁、热和力等因素作用于机体,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物理疗法,简称“理疗”。理疗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我国古代的针灸、推拿、拔罐、气功等疗法一直沿用至今,可见,理疗在防治疾病中起了积极的作用,已成为临床综合治疗中重要组成部分。用理疗治疗某些疾病比药物治疗疗效好,副作用少,不用住院,治疗费用低。
擅长:熟练掌握药学专业知识及临床医学知识,对药品的药理作用、适应症、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有较深的了解,具有解决日常工作中疑难问题的能力。对临床用药能进行有效分析,对不合理用药能提供合理建议,在处方的审核及调配过程中起到技术指导作用。
擅长:应用自然界和人工的各种物理因子,如电、光、声、磁、热和力等因素作用于机体,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物理疗法,简称“理疗”。理疗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我国古代的针灸、推拿、拔罐、气功等疗法一直沿用至今,可见,理疗在防治疾病中起了积极的作用,已成为临床综合治疗中重要组成部分。用理疗治疗某些疾病比药物治疗疗效好,副作用少,不用住院,治疗费用低。
擅长:靶向给药新剂型的研究:研制脂质体、叶酸为主动靶向头基修饰的纳米粒、纳米超顺磁制剂(以石墨烯、碳微球等作为载体)等靶向给药新剂型,使药物直接到达并浓集于靶部位(病变部位),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难溶性药物给药新剂型的研究:利用自乳化给药系统、口服纳米粒等纳米技术,研究提高难溶性药物水溶性及作用机理;透皮给药新剂型的研究:利用脂质体、醇脂体和纳米乳等载体将药物制成透皮给药的新剂型,辅以物理、化学促渗手段,提高药物在皮肤内的滞留量发挥局部治疗作用,或提高药物透过皮肤进入血液循环的量,治疗全身性疾病
擅长: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医药治疗及中医药在对放、化疗的减毒增效方面的运用,尤其长于运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中医药抗肿瘤的作用和机理。参与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支助项目——抗肿瘤中药有效物质与作用机制的研究,主持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番荔枝内酯desacetyluvaricin对人肝癌HepG2细胞Ras-MAPK信号转导的作用。发表论著10余篇,担任了《博士看中医》编委等。
擅长: 1.采用硬膜外前间隙病灶穿刺注射消类镇痛液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迅速解除病人痛苦,肢体功能改善疗效好,安全无副作用。 2.应用国内最新研究开发的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肩周炎的药物《透明质酸钠凝胶》可有效改善关节功能、解除疼痛,即安全有无任何副作用,可有效解除老年患者疼痛及行动受限之苦。 3.应用神经阻滞、病灶直接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偏头痛、颈痛腰腿痛、关节炎、狭窄性腱鞘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顽固性腰骶痛、尾骨痛、肛门会阴区疼痛。顽固性痛经、失眠、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更年期综合症、眼肌及面肌痉挛、面瘫及晚期癌症疼痛等。
擅长:1、腹针治疗脊柱源相关疾病研究。2、腹针疗法对亚健康状态调节作用及抗衰老保健作用探索研究。医疗特长:擅长应用无痛特色针灸腹针疗法治疗颈腰椎病及脊柱源相关病症、痛症、更年期综合征、失眠、久治不愈的慢性病及疑难杂症。
擅长:胃癌、肺癌、大肠癌、乳腺癌、肝癌的治疗和放、化疗后小孩病人的调理;超声刀治疗腹部实体瘤,如:肝癌、胰腺癌、直肠癌、前列腺增生,子宫肌瘤等。充分发挥中医特长,主张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本质全身为虚,局部为实,病机是在内虚的基础上,导致机体阴阳的失调,脏腑经络气血功能障碍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发病的观点。对病人病情进展的不同阶段,采用中医药辨证施治,遵循有序治疗和整体治疗原则。在抑制肿瘤的生长、复发、转移、放化疗所致副作用如骨髓抑制、放射性肺炎等方面具有独到的见解。语气几次充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擅长: 从事普外科临床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20余年,擅长乳腺、甲状腺各种良恶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手术,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与理论基础。应用国际最先进技术,开展乳房美容整形包括丰胸,缩乳等手术及乳头内陷的矫正手术,开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疑难复杂乳腺癌保乳手术,乳腺癌手术后乳房重塑和再造,良性乳腺肿瘤的微创手术,哺乳期乳腺炎和非哺乳期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诊疗,副乳的微创治疗,乳腺增生的中医中药治疗,精擅乳腺癌术后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及生物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以及复发转移乳腺癌的解救治疗。取得美容整形医师资格证和乳腺按摩催乳师资格证。 承担青岛市科技局民生科技计划课题2项,《mir-126在乳腺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荧光定量检测乳腺癌靶基因在乳腺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青岛市科技局科技支撑计划1项,《乳腺癌分子标志物甲基化调控抑癌基因和miRNAs的筛选》
擅长:新生儿专业因地制宜采用新法复苏,CPAP,粗内经低压吸痰法,肺表面物质气管内注入,呼吸支持、外周动静脉双路换血术,静脉营养,缺氧缺血性脑病急期抢救.
擅长:从事临床检验工作30余年,擅长临床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检验、细胞遗传学检验。主要研究方向为病原微生物与宿主的相互作用。现阶段重点进行人体肠道Akkermansiamuciniphila的群体进化分析、各亚型改善糖代谢异常的机理及相互作用研究,最终转化为可能用做糖尿病和肥胖防治的微生态制剂。
擅长: 在处理常见疾病、疑难病症有独立见解,尤其对清热、泻下治法的不良影响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临床观察,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中医脾胃病的病因病机的阐述及诊断、治疗方法有系统性的创新,在便秘、胃炎、萎缩性胃炎、结肠炎等消化道疾病的治疗中采用温补和胃的方法,以整体调整消化机能为着眼点,取得了与传统、常规治疗迥然不同的效果,实现了治疗期间对大便的人为掌控,以及治疗期结束后长期的排便正常,凸显了中医学在消化道疾病及肿瘤化疗消化道毒副作用治疗中的优势;在学术上重视阳气的作用,注重保护和培补阳气,在临床中善于温补治疗,取得了对失眠、高血压、脑梗塞、青春期痤疮、更年期综合征治疗的不凡效果。
擅长:完成了细胞连接组成蛋白PAR-3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泛素蛋白酶LNX介导的蛋白降解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及肾脏纤维化的影响研究,Notch信号通路在腹膜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等项目
擅长: 熟练掌握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和相互作用,熟悉药物的体内代谢过程。
擅长:1.p27、p57、14-3-3σ及细胞周期在肿瘤中作用(NatureCommun,2015;CancerRes,2011/2006;Oncogene,2007;MolCancerTher,2006;SeminCancerBiol,2006)。2.COP9泛素化信号通路与肿瘤(CancerCell,2015;NatureCommun,2014;JClinInvest,2011)。3.肥胖和糖尿病对肿瘤的影响(JNCI,2014;CellCycle,2012;AnnOncol,2012;)。4.AuroraB降解机制及其抑制剂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PNAS,2012;CellCycle,2012;MolCancer,2010)。